12月15日,大连金普新区突发新冠疫情。12月20日,大连市金州区封城,金州主城区先进、光中、站前、友谊、拥政五个街道进行封闭管理,从街道社区、到小区、再到单元楼,一律封闭管理。正常的出行生活在一瞬间被按下了暂停键,每家每户只能在自己的家中,透过窗户感受着原本车水马龙现在缺空无一人的街道。行动被约束、生活靠补给、需求靠网络的居家隔离生活拉开序幕。
胡长凯,大连财经学院体育教学部的一名教师,1990年出生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90后青年教师,居住在大连市金州区光中街道,碰巧是此次大连“12.15”疫情的“疫区”。起初,在一次社区例行登记巡查时,他得知所在单元没有志愿者,邻里所需物资配送不便。于是,他主动向社区工作者请缨:“咱们小区需要志愿者吗?我是高校体育老师,身体强壮,力气大,能吃苦,动作麻利,写字也快,有需要我的地方吗?我随叫随到,乐意为大家服务。”他以90后高校青年教师的责任担当,义不容辞的逆行服务在防疫一线,成为了大连市金州区光中街道某社区28号楼2单元的一名志愿者。
封闭管理期间,大家无法外出购买物资,为单元每家住户运送物资是他首要工作。配送物资的第一件事,就是卸货,正直大连寒冬,冒着瑟瑟的北风,他平均每天要搬运卸货100多件物品,双手时常被冻的没了知觉,但他也绝不喊冷,急切的整理物资,希望早一点为大家送去生活“必需品”。他所在的单元楼是老旧小区,小区楼梯间狭窄且没有电梯,运送物资的他只能每天徒手搬运重达20斤至40斤重量不等的物资往返6层楼20多趟。虽是寒冬,但他每次搬运完物品汗水总会浸湿了衣衫。
老旧小区内,难免有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,这些老人的需求往往会比年轻人要多,要经常购买药品或特需物品。为了让这些老人在隔离期间得到最好的照顾,他经常在配货时,耐心、细致的告诉老人们如何操作手机、如何在网上订购药品。药品配送到小区后,他总是第一时间冲下楼,到门卫帮老人们取药,并且细心的在药品盒上标注出药品用量。此外,他还参加了小区组织的志愿者巡逻队,每天在外巡逻两个小时,为疫情监管保驾护航。
他是最平凡的大连市民,他是最普通的高校教师,他是最寻常的90后青年。这样的他是渺小的,但却在战疫时刻挺身逆行,成为强大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,成为“防控突击队”的一员。大连疫情还未结束,逆行服务还在继续,面对此次疫情,荣幸的是,他用爱心、责任、担当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